开云买球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详细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建设现况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幼儿教育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相对滞后,提高幼儿教师素质迫在眉睫。根据国家教育部2001年8月15日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根据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于2011年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本专业成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六年的专业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已发展成为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主力军之一,近几年为我县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2010年3月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的建设目标,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改革和发展前景。

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在改善教学基本条件、拓展办学规模、深入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较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

1.专业建设理念

以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能力为目标,以“吹、拉、弹、唱、跳、画、教”特色为抓手,幼儿教育为方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专业建设目标

在目前的基础上,通过今后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支一流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个一流的实验实训系统,产生一批一流的精品课程,培养大批一流质量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在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成特色鲜明、综合办学能力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市级示范专业,力争进入市级省级示范专业。

3.专业建设思路

明确提出“以学前教育为重点,带动其他音乐相关专业”的建设思路。其中,“音乐相关专业”是指以音乐教育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舞蹈专业构成的、资源共享的专业。

在这个专业群体中,学前教育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实训试点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其他专业具有明显的带动示范作用。

三、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模

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要求和国外对幼儿园师资培养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对我市我县的实际情况调研,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本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能够适应现代化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有创新意识,有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有扎实的“吹、拉、弹、唱、跳、画、教”技能勇于创新的基层教育工作者。

四、专业建设架构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基本状况

依托我校师资培养相关工程,根据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本专业现有教师20名。从总体上看,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科与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建设内容

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年龄、学科和学缘结构更为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在师德师风方面,完善督导机制,强化过程监控,着力建设一支既能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又能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在专业带头人培养方面,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为方针,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争取在省内乃至国内主流和前沿的研究工作中有较大影响。三年内,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中遴选1-2名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三年内,遴选2-3名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

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未来三年内,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数占总教师数的比例不低于60%。

3.主要举措

1)提升道德素养,更新教育观念。组织教师开展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讨论,通过多种活动,引导教师在政治思想、学识学风、为人处世等各方面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与专业发展的楷模。组织教师结合社会进步、学校改革、专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关专题的理论学习,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思想观念、质量评价标准等专题讨论,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每年组织教师分赴全国各地了解学前教育动态,学习兄弟学校的办学经验,研究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方法的成果,探讨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2)鼓励教改研究。结合专业特长,探索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引导教师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幼儿园教学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幼儿园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确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争取申报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3)完善监控机制。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督导小组成员以及其他知名教授对专业教师教学状态实施质量监控;学校及系部两级管理者对教师实施过程监控;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实施效果监控。

5)优化队伍素质。与兄弟学校对口交流,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实训指导等方面迅速提高水平,与国内、国际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和提升专业有关的各种技术技能及证书,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训和进行社会服务的能力,组织教师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教学科研管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为幼儿园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二)实验实训条件

1.现有状况

本专业拥有较为完善的校内、校外实训和实践基地网络,构建了以九襄镇为主体,辐射周边7个地区的包括7所幼儿园和3家紧密型合作单位在内的10个实践实训基地。

2.建设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实力,必须花大力气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一套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师生专业发展为基点、在全市具有示范价值的实验实训系统。

基础实训系统:通过与示范性幼儿园建立联系,实施直播案例教学;通过与幼儿园对接,让学生进院见习,实施现场教学。

校内实训系统:技能实训室包括:琴房、舞蹈形体训练室、画室、手工技能训练室、文艺排演厅等;实训基地包括育婴实训室、幼儿活动设计室等。

校外实训系统:建立一定数量的以幼儿园为主体的见实习基地,包括九襄一幼、九襄二幼在内的7所幼儿园,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

3.主要措施

1)积极培养相关人才,选送教师参加各种专项进修培训。

2)逐步加大经费投入。

3)不断更新合作途径。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力争与县城一流幼儿园合作,在校内创办分园,为创办校内附属幼儿园打下基础。

(三)教学与课程改革

1.现有状况

以合格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完善课程体系,增加技能训练比重,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课时达到1:1;以教材建设为基点,更新课程内容,满足课程改革需求。

2.建设内容

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

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方式与过程评价方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3.主要措施

1)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首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其次,拟建设网络视频直播教学模式,学生不需要到幼儿园也可以看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景。在网络教室里,师生共同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表现、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游戏等,在这基础上师生进行讨论学习。最后,深化实践反思教学模式。由此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真正把学生摆到主体的位置上。

2)优化完善课程结构。通过与幼儿园进行零距离接触,了解社会需求,以此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把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本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素质能力拓展模块”三大模块。

3)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推行研究性学习任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完成紧扣自身专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4)积极改革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良性发展。以发展性理念为指导的过程性评价来评价学生,有条件的课程全部推行过程型评价方式。

5)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在加大课程建设投入的同时,各级精品课程配套建设能有效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平台主要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指导、考核评价以及其它相关成果等要素以及互动空间。通过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实施互动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四)人才培养质量

1.基本状况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强化技能培养,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通过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93%的用人单位的评价在“良好”以上;在文化素质方面,90%的用人单位给出“良好”以上评价;在教育素质方面,91.3%的用人单位给出“良好”以上评价;在实践能力方面,92%的用人单位给出“良好”以上评价。

2.建设内容

开展各种活动,促进职业技能发展;以最新理论为背景,开展创业教育,完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3.主要措施

1)完善反馈机制。定期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研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升委员会的指导能力,监督规范办学;加强教学质量督导,成立部督导组,形成针对性更强的督导队伍。

2)加强学风建设,深入推进学风建设;借助过程型评价机制,践行发展性评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实施创业教育。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做好就业指导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学生创业教育,为学生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定期开展创业教育,介绍生涯设计要领,邀请往届毕业生讲解创业历程与创业经验。

4)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文化节、演出、技能周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素质内涵;通过参与各级文艺演出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通过职业资格证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

(五)社会服务

1.基本状况

自学前教育专业开办以来,一直以立足社会、服务地方为己任,先后与九襄一幼,九襄二幼等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立足双赢,共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其中,与九襄一幼九襄二幼等幼教机构发展成为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采用边实习边学习边提高的思路,设置相关研究项目,共同探索学生技能发展的优化模式。与汉源县文体局等单位合作,参加汉源县“梨花节”、“桃花节”,春节文艺汇演等的大型演出。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逐步探索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建设内容

通过有效途径,提升专业教师对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指导介入能力;通过资源共建,推动与幼儿园的资源共享;逐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多种机会让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三年努力,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领域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3.主要举措

1)积极开展培训。专业教师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活动中承担主要课程,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推进幼儿园教师专项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拓展性培训。

2)推进挂职服务。每年派遣学生到合作幼儿园参与教学与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全面有效的合作。

3)开展专题研讨。以紧密型合作基地为依托,定期开展学前教育思想演讲会;举办区域性学前教育研讨会议,为区域内的交流与提升架设平台。

5)拓展学生服务。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拓展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专业办学特色

通过六年的探索与积累,本专业形成了以“吹、拉、弹、唱、跳、画、教”技能为主,侧重艺术教育,以学前教育为龙头,带动相近音乐教育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舞蹈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专业群。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就业有保障。稳步拓展招生规模,不断提高招生质量;狠抓教学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应用研究能力,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在课程改革方面,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市场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对毕业后普遍用得上的或运用较多的课程增加新的内容和加大实践时数,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整合,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实用性,做到市场缺什么,我们就开设什么课程,努力打造市场需要的学前教育专业,推出精品课。提高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及时将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运用于课程之中,促进了教学内容更新,较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同时,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全面的素质教育课程特色。

学训融合。每学期安排班级参加幼儿园见习,即3天在幼儿园实习,两天回校参加课程学习;强化课程学习的实践实训份量;在实习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分析,由专业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人才去向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形成符合行业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毕业后可参加以下工种保育员和幼儿园教师。通过高考也可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高职: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本科:音乐表演、 舞蹈学、舞蹈编导和 音乐学。

                                                四川省汉源县开云买球

                                         2018年9月25日


地址: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交通北路188号  传真:0835-4382302  电话:0835-4382302

微信扫一扫


技术支持: |
seo seo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开云买球 www.dqbq.cnwww.xidai.netwww.mymedia-academia.comwww.neixv.comwww.setorugbyschool.comwww.ubukatashouten.comwww.afcb.cnwww.jsqcyj.comwww.hzhf.netwww.jingwentoys.cnwww.jinzhoutravel.comwww.clubpdj.com